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申报2020年秋季学期公共选修课课源及开展2020年公共选修课教改立项工作的通知

2020年04月14日 09:23 李文静 点击:[]

各学院及相关教师:

2020年秋季学期公共选修课课源申报及2020年公共选修课教改立项工作即将开始,现就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课源申报工作

(一)申报范围

1.已开设课程

已开课程若继续开设,请申报教师登录教务系统提交申请(具体操作详见附件1),并将网上下载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电子版)发至学院教务科。

特别提示:已获批立项的校级、院级公共选修课建设项目,均应申报开课;目前学校西校区学生人数较多,选课需求量大,建议教师课程东西校区均开。

2.新开设课程

拟开新课的课程,教师须填写“开设公共选修课申请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相关材料见附件2),课程学分不低于1学分,不高于2学分。本次暂不组织新增实验选修课程的开设,鼓励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开课程的建设:

(1)思政类公共选修课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开设思政类公共选修课程,并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2)美育教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美育教育的要求,艺术学院应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以及戏曲鉴赏等课程;经管学院、外语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非理工科学院或单位应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非遗文化项目以及语言文字等相关课程,并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3)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为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环化学院、体育学院、文法学院等相关学院或单位应开设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以及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相关课程,并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4)数学与逻辑类课程

目前我校公共选修课课源中“数学与逻辑类”课程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理学院和文法学院应开设丰富多样的数学与逻辑类课程,并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5)创新创业类课程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双创教育的要求,经管学院、文法学院等相关学院或单位应开设创新创业、管理类课程,并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

(二)申报要求

1.请各学院教务科通知本单位教师及时申报。所有提交申请的教师必须认真阅读《燕山大学本科生任意选修课管理办法》(见附件3)。

2.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多能申报4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分东西校区开设的课程按2门课程计学分)。

3.目前,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为周二9-12节、周四9-12节。请申报教师根据上述时间填写申请表、安排教学活动。

4.所有申报课源的教师,请及时维护教务管理系统“个人简介”中的信息,以便学生选课时查阅。

二、教改立项工作

为继续加强公共选修课课源建设,学校对优秀的课程予以资助、立项建设。本次立项分为校级教改项目、院级教改项目,各类项目经学院推荐、学校组织评审后确定为校级教改项目或院级教改项目。

(一)立项要求

1.课程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具有思想的启发性。

2.立项课程选课人数可控制在120人,课程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可同时开设一门课程。

3.在一位教师负责的前提下,鼓励多位教师联合以讲座或辅导形式授课。

4.应按照OBE理念组织教学、规范教学资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考核以能力为主,考核方式应多元化,且要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5.鉴于学校评选有时间延迟,故申报项目(校级和院级)均需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设。

6.各类项目必须保证至少开设3个学年或6轮次。

(二)申报数量

1.每个学院应开设足够的公共选修课,至少满足本院学生选课需求。

2.经管学院、外语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应担负起公共选修课常态化建设责任,应以学生素质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为己任,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课程。

3.对于开设课程学分少于2学分或未满足相应选课人数的,应增开相应人次的课程。

序号

学院

应至少建设课程数量

(按全校学生测算)

1

机械

10

2

材料

3

3

电气

9

4

信息

7

5

经管

15

6

外语

21

7

建工

4

8

理学院

21

9

文法

32

10

环化

5

11

艺术

15

12

体育

8

13

车辆

2

14

马院

5

备注:根据学生所应修得学分、课程类别、教师数量、课堂规模(120人)及每门课程2学分,按比例分配。

(三)奖励措施

1.对于批准立项的校级教改项目,核心课程项目资助不超过20000元/项、普通课程项目资助不超过10000元/项,鼓励学院给予配套经费支持;院级教改项目,学校给予5000元/项的建设经费。

2.学校按照开课比例,在年底学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给予加分或减分。

(四)项目申报与管理

1院级教改项目完全由学院组织管理,包括课程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校级教改项目学校统筹组织课程评估,学院负责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2项目的建设周期为1年,若延期,不得超过1年。原则上,立项为核心课程项目的团队应至少2位老师同学期授课。

3项目结题要提交总结报告,发表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4各学院为项目建设的担保方,要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对执行不规范或没有按计划实施的项目,视具体情况停拨、追回经费。

三、材料提交

请各学院教务科务必于周四(4月23日)下班之前提交如下材料:

1. “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已开课课程填写,学院统一打印纸质版)

2.“开设公共选修课申请表”(新开课程填写,电子版)

3.教学大纲(新开课程填写,电子版) 

4.新开课程汇总表(学院填写,纸质版及电子版)

5.立项申请书(见附件4,电子版)

6.教改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5,纸质版及电子版)

联 系 人:李文静

联系电话:8048592

电子邮箱:jcs@ysu.edu.cn

附件:

1.教师网上提交“公共选修课开课申请表”的操作说明

2.新开设公共选修课相关申请材料

3.燕山大学本科生任意选修课管理办法

4.燕山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立项申请书

5.燕山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0年4月14日

上一条:关于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关闭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ysujwc 学生意见邮箱:xsyj@ysu.edu.cn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438号  燕山大学 066004
Copyright © 燕山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